關於原住民---泰雅族

                                                                                                                                                                                                                 [回原住民專題首頁↑]
  台灣原住民
  image 泰雅族
  image 賽夏族
  image 布農族
  image 邵族
  image 鄒族
  image 排灣族
  image 魯凱族
  image 卑南族
  image 阿美族
  image 達悟族(雅美族)
image
噶瑪蘭族
 
image
太魯閣族
 
image
撒奇萊雅族
image 賽德克族
                               
  image

    地理分布
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又分為泰雅亞族(Tayal)和賽德克亞族(Sedek)。
泰雅的黥面最引人注意,以前,泰雅男子須獵首,女子需會織布,才可黥面。人口分佈以花蓮秀林鄉最多,分佈區尚有南投仁愛鄉、新竹尖石鄉、桃園復興鄉、花蓮縣萬榮鄉、宜蘭縣南澳鄉。
總人口數近九萬餘人(民國九十二年資料)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族群介紹
(一)為巨石裂岩所生:地點位於仁愛鄉發祥村附近名為「賓沙市幹」(pinsebukan)的地方,意即祖先之地。
(二)為大霸尖山上的巨石所生:相傳祖先來自大霸尖山。
(三)為萬大北溪上游之白石山上的老樹根所誕生。

在泰雅族的世界裡,有二個迴異於其他族群的觀念:
(一)是gaga的觀念: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 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
(二)是rutux的信仰理念。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

物質與生活
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為主。
食物:
1. 乾藏法:借用陽光的熱力,使食物乾燥,不致有發芽或腐爛的現象,使用這種方法計有小米、綠豆、黃豆、長豆、蘿蔔等。
2. 鹽藏法:使用食鹽殺菌能力,使食物不致腐爛,青菜肉類都採用這種方法。
3. 醃漬法:使用小米及鹽,使食物不致腐爛。
居住:
1. 以住家為主,穀倉、雞舍為附,多為私人建築,除了青年宿舍。而青年宿舍只是純娛樂性質。
2. 傳統的泰雅建築受環境影響及避免動物的侵擾,大多為半穴居。

社會與文化
部落與團體:
1.部落組織:以地域社會為基礎組成最原始政治組織,也是最基本的自治單位。
2.祭祀團體:具有共同祭祀對象的家庭組合,如祖靈祭的進行。
3.共負罪責團體:也就是共同逆守誡律、規範的團體,泰雅人稱之為gaga。
4.狩獵團體:同屬於一個獵團,在集體狩獵時大家分工合作,共食、共享。
黥面與織布:除了美觀、避邪以外
精緻的織布藝術: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的泰雅族織布是九族中最善於織造藝術的族群。
浪漫的口簧琴舞:口簧琴為九族所共有,但能將它發揮得漓淋盡致並配上舞蹈表現男女情意的只有泰雅族。

傳說與祭典
祖靈祭:
由於傳統社會組織及宗教信仰的瓦解,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傳統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大約在七月),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為獻給祖靈之供品。

資料來源
1.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http://tipp.apc.gov.tw/index.jsp
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臺灣原住民分布及介紹
http://www.tacp.gov.tw/